合作客戶/
拜耳公司 |
同濟大學 |
聯(lián)合大學 |
美國保潔 |
美國強生 |
瑞士羅氏 |
相關(guān)新聞Info
-
> 不同水解時間的Protamex酶對玉米谷蛋白表面張力、泡沫、理化性質(zhì)等的影響(二)
> pH、溫度、鹽度、碳源對 解烴菌BD-2產(chǎn)生物表面活性劑的影響——材料與方法
> 最大拉桿法的基本原理、實驗步驟、影響因素及其在測定溶液表面張力中的應(yīng)用
> 橢球形的小水滴為什么會變成球形?
> 滴體積法分析TODGA/HNO3體系萃取La3+過程中界面張力變化影響因素(二)
> 電子微量天平應(yīng)用實例:研究氮修飾木質(zhì)素基超交聯(lián)聚合物碘吸附機理
> 表面張力儀符合國內(nèi)、國際的標準
> Delta-8使用新方法測試CMC,而不是表面張力測試法——方法
> 低分子熱塑性樹脂體系CBT500/DBTL的界面張力與溫度的關(guān)聯(lián)性(二)
> 不同溫度壓力下CO2和混合烷烴的界面張力測定(二)
推薦新聞Info
-
> LB膜技術(shù)在生物基材料制備、改性和界面相互作用研究
> LB膜技術(shù)及LB膜成膜過程、應(yīng)用領(lǐng)域
> 牡蠣低分子肽LOPs雙重乳液制備、界面性質(zhì)檢測及消化吸收特性研究(四)
> 牡蠣低分子肽LOPs雙重乳液制備、界面性質(zhì)檢測及消化吸收特性研究(三)
> 牡蠣低分子肽LOPs雙重乳液制備、界面性質(zhì)檢測及消化吸收特性研究(二)
> 牡蠣低分子肽LOPs雙重乳液制備、界面性質(zhì)檢測及消化吸收特性研究(一)
> 不同水解時間的Protamex酶對玉米谷蛋白表面張力、泡沫、理化性質(zhì)等的影響(三)
> 不同水解時間的Protamex酶對玉米谷蛋白表面張力、泡沫、理化性質(zhì)等的影響(二)
> 不同水解時間的Protamex酶對玉米谷蛋白表面張力、泡沫、理化性質(zhì)等的影響(一)
> 新型納米材料2-D納米黑卡在油水界面的微觀驅(qū)油機理、界面張力測定(三)
微膠囊聚合物溶液對延展型表面活性劑界面張力的影響(三)
來源:日用化學工業(yè) 瀏覽 108 次 發(fā)布時間:2025-06-10
2.3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對界面張力的影響
由于微膠囊靶向增黏聚合物是以非離子表面活性劑Span80和Tween80為乳化劑制備的,因此,以C8P10E5C為例,分別考察了0.1%的Span80和Tween80對0.3%C8P10E5C溶液與系列正構(gòu)烷烴間界面張力穩(wěn)態(tài)值的影響,結(jié)果如圖6所示。
圖6 Span80和Tween80對C8P10E5C與正癸烷間的界面張力穩(wěn)態(tài)值的影響
從圖中可以看出,由于Span80是油溶性很強的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其在水中溶解性不好,只能與C8P10E5C分子形成混合膠束。因此,Span80不會影響C8P10E5C的親水親油平衡,表現(xiàn)為混合體系的nmin值與單獨C8P10E5C相似。同時,Span80會分配到油相中,然后從油相一側(cè)向界面吸附。這就造成油相烷烴碳數(shù)較低、界面張力較高時,Span80通過混合吸附,輕度降低界面張力;而當油相烷烴碳數(shù)較高、界面張力較低時,Span80通過競爭吸附,造成界面張力略有升高。但總體而言,油溶性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對界面張力影響不大。
水溶性非離子表面活性劑Tween80與C8P10E5C復配時,一方面,混合溶液的水溶性增強,體系的nmin值從≥14降低至10;另一方面,Tween80從水相一側(cè)向界面的競爭吸附,也會破壞C8P10E5C原來緊密排列的界面膜,造成高烷烴碳數(shù)油相的界面張力明顯升高。
2.4靶向增黏聚合物對界面張力的影響
2.4.1未破殼靶向增黏聚合物對界面張力的影響
未破殼微膠囊聚合物對延展型表面活性劑與正癸烷間界面張力穩(wěn)態(tài)值的影響如圖7所示。對于不能達到超低界面張力的延展型表面活性劑分子,由于它們的界面活性不夠強,界面膜排列不夠,未破殼微膠囊聚合物中的非離子型乳化劑在正癸烷-水界面發(fā)生競爭吸附,造成界面上混合表面活性劑的排列更加疏松,界面張力升高。
圖7未破殼微膠囊聚合物對延展型表面活性劑與正癸烷間的界面張力穩(wěn)態(tài)值的影響
對于能夠達到超低界面張力的延展型表面活性劑分子,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競爭吸附能力被大大削弱,主要通過增大混合表面活性劑溶液的水溶性來改變界面張力。從圖7中可以看出,5種具有超低界面張力活性的表面活性劑中,只有C8P10E5C的界面張力在加入未破殼聚合物后有所降低,其它均升高。這是由于未破殼聚合物為油包水乳液,其中的Tween80會擴散入水相,從而影響親水親油平衡,造成nmin值明顯降低;而Span80則停留在油相,對界面張力影響較小。C8P10E5C的nmin值≥14,遠高于正癸烷的烷烴碳數(shù)10;加入聚合物使得混合溶液的nmin值更加接近10。也就是說,聚合物有利于表面活性劑溶液達到親水親油平衡,因此,界面張力降低。而其它4種表面活性劑C8P15E10C、C8P10E5S、C8P15E5S、C8P15E10S的nmin值分別為11,9,12,9,比較接近油相的碳數(shù)10,聚合物大幅度降低nmin值后,混合溶液偏水溶,界面張力反而升高。另外,一旦親水親油平衡被破壞,界面張力升高,Tween80的競爭吸附能力增強,又會進一步提高界面張力的數(shù)值。
2.4.2破殼靶向增黏聚合物對界面張力的影響
破殼微膠囊聚合物對延展型表面活性劑與正癸烷之間的界面張力穩(wěn)態(tài)值的影響如圖8所示。從圖8中可以看出,除C8P10E5C外,C8P15E5S的界面張力在加入破殼聚合物后也有所降低。當微膠囊聚合物破殼后,油溶性非離子表面活性劑Span80和水溶性非離子表面活性劑Tween80共同進入水相,對混合溶液nmin值的降低程度減小。C8P15E5S的nmin值為12,是油溶性僅次于C8P10E5C的表面活性劑。顯然,破殼微膠囊聚合物使得C8P15E5S的nmin值適當降低,促進親水親油平衡,因此界面張力進一步降低,維持超低界面張力活性。
圖8破殼微膠囊聚合物對延展型表面活性劑與正癸烷間的界面張力穩(wěn)態(tài)值的影響
3結(jié)論
考察了延展型表面活性劑分子中PO數(shù)目、EO數(shù)目和離子頭基類型對降低界面張力的影響規(guī)律,研究了微膠囊聚合物與延展型表面活性劑的相互作用機制,得出以下結(jié)論:
1)延展型表面活性劑分子結(jié)構(gòu)中的PO長鏈是降低界面張力的關(guān)鍵結(jié)構(gòu)因素,EO鏈過長則不利于降低界面張力。當PO數(shù)目≥10且EO數(shù)目≤10時,才能達到超低界面張力。
2)隨著PO數(shù)目的增多,延展型表面活性劑分子的油溶性增強;EO數(shù)目增多則水溶性增強。硫酸根電荷強于羧酸根,類似結(jié)構(gòu)的硫酸鹽類延展型表面活性劑(C8PmEnS)比羧酸鹽類(C8PmEnC)的水溶性強。可以用nmin值對延展型表面活性劑的親水親油平衡進行定量表征。
3)水溶性非離子表面活性劑Tween80會明顯降低延展型表面活性劑的nmin值。而油溶性非離子表面活性劑Span80與延展型表面活性劑分子在溶液中形成混合膠束,不影響nmin值。
4)當延展型表面活性劑的界面活性不夠強時,靶向增黏聚合物中的非離子表面活性劑與其發(fā)生競爭吸附,造成界面張力升高;當延展型表面活性劑的界面活性較強時,靶向增黏聚合物通過增強混合體系的水溶性影響界面張力。
5)未破殼和破殼靶向增黏聚合物均會進一步降低油溶性較強的延展型表面活性劑的界面張力,維持超低界面張力活性。這對靶向增黏二元驅(qū)的體系設(shè)計具有指導意義。